新闻中心
最新新闻
联系我们
M6米乐官网登录
客服电话:4009910345
誉宝教育:0755-89208981
誉宝教育:13556800254
加盟电话:0755-25229722
加盟邮箱:jiameng@yubaohk.com
外销电话:0755-25229722
18124123657(微信同号)
传 真:0755-28244266
邮 箱:1693683308@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勤富路26号中和盛世E区20栋厂房102-1
网址:www.chestfieldsofa.com
2025年高考内容、措施类 |
发布时间:2025-02-06 02:18:21 | 来源:M6米乐官网登录 | 浏览次数: |
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2)中央官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3)地方制度: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3.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4.宋代:设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把地方的兵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
5.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6.明朝:中央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地方废行中书省;君主专制加强。
7.清朝: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互相制约,后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变化: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采取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历朝沿用。
9. 雅典民主政治:(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参加公民大会;逐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首席将军执掌城邦军政大权;发放参政和“观剧津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0.罗马法:⑴保护私有财产。(2)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3)保护奴隶制度。
11.《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12.英国内阁、首相、议会之间的关系:(1)内阁: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对议会负责。⑵首相:内阁的首脑是首相,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掌握立法权,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⑶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如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13.美国1787年宪法:(1)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2)国家权力的划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1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⑴立法权: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⑵行政权: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15.《德意志帝国宪法》:(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2)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3)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4)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16.《宣言》:(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所取代。(2)精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及其重要的作用。(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17.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1)在政权建设方面,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允许超出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2)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19. 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
(2)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1956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82年确立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民主制度: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逐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22.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⑴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国家主席被,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⑵法律名存实亡。司法部门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⑶夺权风暴。
23.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已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⑴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⑵“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再建立外交关系。 ⑶“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4.新时期的中国外交:⑴奉行不结盟政策。(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3)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热情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四周的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⑵苏联:①政治上九国和工人情报局②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③军事上成立“华约”。
6.“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形成了两极格局。(2)造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冲突与分裂,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德国分裂,朝鲜分裂,越南战争。(3)导致古巴导弹危机。(4)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2)日本变成全球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中国的振兴。
8.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⑴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⑵欧盟成立,国际地位逐步的提升。 ⑶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⑷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⑸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精耕细作。(3)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3)封建土地所有制。
3.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5.开辟新航路:(1)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2)14971498年,达伽马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从而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3)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抵达美洲,从而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4)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船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1)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慢慢的出现。(2)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3)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2)19世纪末初步发展;(3)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4)统治前期较快发展;(5)抗日战争时期陷入因境;(6)解放战争时期萎缩破产。
9.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一五”计划。(3)1954年宪法,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4)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5)1956年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6)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在这种左倾思潮影响下,出现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中国面临有史以来最困难的经济困难。(7)中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8)“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劫难,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11.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3)1992年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对外开放:(1)设立经济特区。(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4)加入世贸组织。(5)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⑴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⑵十四大提出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⑷1997年十五大加强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⑸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4. 罗斯福新政:(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5)社会立法。
15.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建立“福利国家”。(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6.战时政策:(1)实行余粮收集制。(2)全面实施工业国有化。(3)取消自由贸易。(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17.新经济政策:(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解除工业国有化。(3)自由贸易。
18.斯大林模式:⑴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⑵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19.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了世界金融市场;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世界市场;推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各国。
2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几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2)北美自由贸易区。(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礼法并施;提出“君舟民水”思想;主张性恶论。儒学的体系更完整。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2.新文化运动:(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①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1)从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抗日战争时期:撰写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说明思想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召开的七大上,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5)新中国成立后:①过渡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许多重要问题,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独创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5.理论: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动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政治保障:坚持四项根本原则;发展的策略:三步走战略;领导力量:坚持中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爱国者;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科学,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9.文艺复兴的成就:(1) 文学方面: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的《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三人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2) 艺术方面: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抛弃了中世纪的宗教气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10.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11.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至上;君权高于教权。
(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卢梭:反对封建专制,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中后期,编纂《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形成了百科全书派。
(5)康德:主张天赋人权;对自由和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平等只有法律的平等而没有经济的平等。
1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注重人权和如何保障人权,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学说;把人文主义思想上升到社会政治制度层面,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1)核技术:1964年,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2)导弹: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3)火箭技术: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4)空间技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变成全球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5)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品种一一南优二号。
2.近代以来物理学的重大进展:(1)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2)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4)普朗克的量子论。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一甲骨文、金文一小篆(秦朝时)一隶书(秦始,流行于汉)一楷书、草书、行书。(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繁花似锦的戏曲:(1)元代杂剧的繁荣: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2)明代传奇的兴盛:汤显祖的《牡丹亭》。(3)清代京剧的崛起。京剧形成于乾隆年间的“徽班进京”,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等著名艺人,京剧的四大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3.中国书画的演变:夏商周时期的绘画以人物为主;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吸收外来美术风格,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和盛唐时期的著名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布辇图》和《送子天王图》;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4.“双百”方针:(1)“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能自由发展。(2)“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国家发展离不开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实力增强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6.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1)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 (2)英国: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3)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7.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1)法国: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箫伯纳的《苹果车》。(3)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的《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4)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8.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9.亚非拉美文学的主要成就:印度泰戈尔的《戈拉》;中国鲁迅的《呐喊》集;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0.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和安格尔的《泉》。
11.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哥雅的《枪杀马德里市民》。
12.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代表作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3.印象画派的主要成就: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梵高的《向日葵》;塞尚的《樱桃和桃子》。
14.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法国马蒂斯的《舞蹈》。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15.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成就: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被誉为“乐圣”,代表作品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歌曲之王”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的代表作《小夜曲》和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